党课进乡村 走新更入心
信息来源: 发布者: 时间:2024-09-2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9月22日,一堂以“挺膺担当强使命 共绘振兴新画卷”为主题的特别党课,走进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太行腹地锡崖沟村。活动由学校党委组织部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和中共陵川县委联合承办。陵川县委副书记、古郊乡党委书记常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爱萍,学校党委组织部及部分学院党委负责人参加活动。陵川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学校师生党员代表80余人同上一堂党课。
近年来,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师生深植基层一线,参与全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第三方评估工作,用行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贡献智慧。本次活动生动展现了党建引领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的共美画面。六位主讲人结合自身经历深情讲述共产党员坚定信念、无私奉献、不畏艰难、勇敢执着的感人故事。活动采取“主题讲述+视频展示+歌曲互动”形式,精心打造身临其境、直抵人心的新质党课。
变与不变
三十年筑路史、三代人愚公志。挂壁公路在山西是一个标志,全国劳动模范、锡崖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宋志龙是挂壁公路的修建者,也是开通时的见证者。“从挣扎碰壁到爬起继续干,纵使有壁立千仞和惊心动魄,纵使是流血和牺牲,依然挡不住我们修路的决心。”他动情回忆一锤一锤凿出绝壁天路的点点滴滴,这是共产党人为摆脱贫困,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用血肉之躯对抗巍峨山岳创造出的人间奇迹,让锡崖沟精神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锡崖沟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杨阳激情地讲述着,锡崖沟从走出大山、走向富裕到生态振兴、产业振兴,靠的是不折不挠、滴水穿石的精神意志,靠的是能够把握机遇,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发展态势。他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讲道:“我的梦就是在我们这一代,让锡崖沟真正成为一个绿色、美丽的‘太行天堂’。”如今的锡崖沟村在农村高质量转型发展中蹚出了新路,实现了从“穷山沟”向“红火沟”的华丽转身。
三十年,“变”是岁月变迁、破旧立新,“不变”的是精神传承、实干笃行,昭示我们以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感在“变”中把握时代脉搏,在“不变”中坚守初心使命。
智治赋能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丛建辉教授是国家乡村振兴局巩固衔接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他分享了高校导师帮带工作机制的运用与典型经验,讲述了教师在实践育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智库角色,为乡村人才成长蓄力赋能的经历,提到“从‘大学’到‘乡村’,由‘从游’变‘同游’,延续的是大学里勤学好问、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精神,延伸的是扎根乡土、服务三农、干事创业的情怀。”
总有乡间二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平城镇秦家庄村到村工作大学生赵思奇讲述了她在导师帮带下搞调研、做课题,探索“红色文旅品牌+绿色生态文章+黄色连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将科研成果、致富思路留在乡村田野,抒写青春价值的故事。
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探索乡村人才发展新路径,致力将高校智慧与乡村实践、青年力量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创建了高校智治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育人育心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全国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库成员、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帅教授讲述他和贫困的不解之缘:“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一个人的见识不只是见过多少高楼与繁华,也应包含见过多少疾苦与贫困。”正是参与第三方评估工作,让身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们,能够亲身经历、切实参与到实践当中,真正在基层的泥土里播下信念的种子,让莘莘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来自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的张敏以声音为切入点,讲述《在太行山上》《赤叶河》《沸腾的节日》等红色歌曲背后的动人故事,生动再现太行人民的奋斗史诗,用艺术点亮生活,用美育浸润心灵。她说:“这些歌曲是党在不同时代发出的引领之声,是党的百年征程里最珍贵的有声书,而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勇毅前行、声生不息。”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立德。新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上好铸魂育人“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磨砺本领、砥砺才干,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的职责,也是校地共建的意义所在。
仰望是千尺高崖,俯瞰是万丈深渊,活动期间师生党员重走锡崖沟挂壁公路,沉浸式感受筑路的艰辛与不易,切身领悟锡崖沟精神。大家共同观看了精心制作的党课微视频《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活动在《歌唱祖国》的昂扬歌声中落幕,再次宣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依山伴水而坐的每一位聆听者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校地双方党员们纷纷表示,本堂专题党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双方将进一步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为深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 翰
二 审:王 忻
三 审:张树峰